林园校友风采|83届校友史彦江:扎根基层,奉献边疆
史彦江,男,汉族,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3年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新疆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原所长,自治区特色林果科技支撑首席专家(2012-2020),自治区专家顾问团专家顾问(2021-2025)。兼职于多个学术团体(中国经济林协会理事,中国经济林协会枣分会副会长、中国经济林协会榛子分会副会长、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委员、“国家林业局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新疆园艺学会副理事长)、“新疆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史彦江长期从事生态经济树种的选育引繁、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科研作风严谨,工作踏实,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不计个人得失,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及职业道德和献身科学技术事业的精神,业务成绩优异。
2003年以来,史彦江分别担任新疆林科院造林治沙研究所和经济林研究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高度注重团队建设、培养科技骨干和科技创新。
其中:2003-2011年带领治沙所科研人员,获国家、自治区科学进步奖5项,多次获得新疆林科院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党支部,并于2007年获国家林业局颁发“全国林业科研先进集体”,2011年获“自治区绿化先进集体”。
2012年轮岗到经济林所担任所长,连续多年获新疆林科院先进集体光荣称号,且2016年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2021年获“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史彦江从事林业科研工作38年,重点开展落叶松、红枣、榛子、黑核桃、长山核桃等多个树种的引种选育技术试验研究及推广应用。主持完成国家、自治区林业研究课题数十项,其中19项成果分别获国家、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制定林业行业、自治区地方标准40余项,撰写发表研究论文近200篇,出版著作8部,培养硕士研究生22名、博士后2名。
史彦江坚持从事科研推广工作,能够长期工作在科研第一线,坚守“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研理念,年均基层蹲点120天以上,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为新疆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带领科研团队取得的突出业绩表现在:
(1)落叶松良种基地建设:长期坚持新疆哈密林场落叶松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的科技支撑工作,近40年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建立完善新疆落叶松初级种子园200亩,汇聚保存全国落叶松5个树种48个种源试验林、新疆落叶松14个种源试验林和全国、新疆云杉的种源试验林。为新疆落叶松的长期科研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优良生态经济树种的选、育、引、繁:1993年起,对黑核桃、榛子、长山核桃等抗性强的生态经济树种开展引种驯化和良种选育研究和推广示范,现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中:榛子引种成功,并初步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筛选出经自治区良种委员会审定和推广的5个品种,推广范围涉及全疆40余个县(市)。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和发布自治区地方标准3项。筛选出的抗寒、抗旱的美国东部黑核桃,审定“新疆黑核桃”良种,现已在城市绿化、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显示了较大的发展潜力。长山核桃的引种也取得初步成效,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科研基础。
(3)红枣产业发展:为新疆迅猛崛起为全国第一产枣大省(区)以及枣发展成新疆主要特色林果产业做出突出贡献,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史彦江同志带领团队锐意进取、潜心研究,不断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发表文章50余篇,制定发布了新疆红枣标准体系,起草发布实施自治区地方单项标准2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持完成的“干旱区绿洲枣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成果获2013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史彦江的敬业精神和科研管理能力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工作以来2次获得自治区林业厅系统优秀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全国绿化奖章、中国干果贡献人物、3次林业科技先进个人,因业绩突出,获得2020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